广场恐惧症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素颜 来自MIND心研社 –> 00:00 04:0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记得设为星标或点击“在看”噢。有事可以联系2589027700@qq.com1
在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中,男主角王伟是一个清华大学毕业,在外企担任销售总监的成功人士。这位能力出众的男主有一个弱点——不敢坐电梯,虽然他在高层写字楼办公,但也只能爬楼梯上下班。王伟所患的疾病,叫做幽闭恐惧症。 患上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人不止是不敢坐电梯,汽车、地铁或者飞机之类的封闭空间,都有可能触发他们的恐惧。这是一种靠意志力无法克服的疾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心慌、全身发抖、冒冷汗、呼吸急促甚至昏迷的情况。
小优是一个普通的职场女性,每天上下班成了萦绕在她心头的一个大问题。小优很害怕坐公交或者汽车,所以只能自己骑车上下班。但是骑车多麻烦啊,夏天太晒冬天太冷,遇上下雨天那就更别提了,不但全身湿透,还可能因为路滑而摔倒。但这些不方便都没有让小优放弃骑车上下班,因为她知道,自己根本没办法上公交车。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公交体验里,她都感到心慌气喘直冒冷汗,为了避免自己昏倒在公交车上,她只能坚持骑车。时间一长,小优感觉骑车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自己的电动车停下家楼下,总是被人偷走,而且她的车技不算好,好几次都摔倒在路边,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无奈的小优只好硬着头皮想要重新坐公交车上下班,但看到公交车她就害怕。两难中,她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 目前的心理研究认为,幽闭恐惧症主要是由于幼年时期的创伤经历造成的,患者可能童年时在封闭的空间内受到过惊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惊吓并没有消失,而是愈演愈烈。和幽闭恐惧症患者不敢待在密闭的空间里相反,广场恐惧症的患者更想要自己待着。 从名字上看,广场恐惧症患者好像是害怕待在广场上,这个其实并不全对。这类患者有自己的特点:要么不能离开家或者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要么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待太长时间,比如人多的超市、电影院等。如果待得太久会怎么样呢?和幽闭恐惧症的症状差不多:心跳加速、四肢僵硬、心脏难受出现濒死感甚至晕厥。
2
阿广是一家电影院的放映员,工作几个月了都风平浪静。有一天事情开始出现变化,当时正是晚上10点的黄金时间,观众们陆续来到影厅里就座,满怀期待着等着电影开场,放映室里的阿广却急得直跳脚,他发现放映机坏了,无法播放电影。更要命的是,同事们和主管都下班回家了,工作岗位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急忙打电话给主管,主管在电话那头指导阿广操作,可问题无法解决。最终,那场电影被迫取消,阿广造成了一起放映事故。第二天,主管气冲冲地把阿广骂了一顿,阿广痛苦地躲在厕所里,久久无法平静。 从那天起,阿广发现自己越来越害怕出门,害怕去人多的地方,连工作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越来越吃力。起初,阿广以为只要自己咬着牙坚持,一切都会自动好起来。事与愿违,阿广的问题越来越厉害,他发现自己没办法去超市,也没办法逛商场了,甚至在车站等车,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都觉得恐怖,感觉心脏都要停了。至于工作,别提了,电影院那种人多眼杂的地方,是人待的地方吗?阿广无奈只能辞职。
为什么一次工作失误能对人产生这样严重的打击呢?心理治疗里的行为主义学派再次掏出了他们的万能钥匙——条件反射理论。
阿广本来工作顺利,一切岁月静好,那时的他并不觉得害怕: 阿广+电影院=不害怕; 工作失误后,阿广被领导责骂,再加上自己的内疚感,让害怕升级了: 阿广+工作失误=害怕; 由于这次事故就发生在电影院,所以不妨扩充一下这个公式: 阿广+工作失误+电影院=害怕; 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工作失误的事情慢慢过去了,但阿广的心里却没有放下这种恐惧感,每天上班他都坐立不安: 阿广+电影院=害怕; 最后,阿广的恐惧感被泛化,害怕的情绪开始无休止的蔓延: 阿广+人多的地方=害怕; 广场恐惧症就此形成。
既然原因找到了,那就好办了。对于行为主义的治疗而言,解决任何恐惧症的方法都差不多。可以让阿广先从人少的地方开始,先紧张后放松,让他慢慢适应,最后逐渐加大强度,让阿广重新回到电影院中,彻底摆脱这种恐惧感,这是系统脱敏;也可以让阿广直接暴露在人最多的地方,在心理医生的帮助和陪伴下,帮助他恢复平静,放松心情。这样反复多次,阿广就能恢复正常了,这是暴露疗法。 3
认知学派的治疗师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是由不恰当的想法激发的,而过于激烈的情绪又会让患者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所以不同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却会做出不同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即所谓: 事件?想法?情绪?行为 怎么办呢?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世界和社会,并不是围着你转的,你不能决定未来会发生什么。很多坏事根本是无法避免的,发生了也就发生了,你能改变吗?既然不能改变事件,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想法呗。人是活的,总不能被事憋死吧。 这派的心理医生大概会开导阿广说:小广啊,工作失误当然让人很难过。但是你觉得像马云、马化腾那样的牛人就没有失误过吗?不可能对吧。当然,阿广内心里的不合理信念会像妖魔鬼怪一样,不停地缠绕着阿广,不可能凭着医生的三言两语就能做到“妖邪退散”的神奇效果。所以治疗过程是漫长的,经过一次次的抗争,阿广最终会迎来曙光。
总结一下:幽闭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的情绪基础都一样,就是怕。发病时的症状也差不多,心慌、发抖、呼吸急促甚至昏迷。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发病的场景不同: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害怕封闭空间,他们需要开阔的地方;广场恐惧症的患者怕的则是人多的空间,是不是广场不要紧,最怕的是人太多。这两种疾病严重起来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但治疗过程却不简单,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实践和体验。
心研君:一个专注于心理学图书和心理科普的求知者,致力于提供国内外有料有趣的心理学书籍,把心理学知识变成好玩的大白话,给读者提供真切的启发和帮助,出版图书《走出孤独》、《如果父爱缺席》、《金枝》、《一边焦虑一边成长》等。公众号ID:xinyanshe111,一起来感受内心的呼唤吧~
?????????????往期推荐:阿德勒:超越自卑和恐惧的一生
梅兰妮·克莱茵:一生都活在死亡里的女人成长的烦恼: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投射性认同:那些破坏亲密关系的毒瘤
“我明明没做什么事,就是很累”:2个方法,教你走出慢性悲伤
心研社新书上架啦!
90%的人生短板源于父爱缺席!
《如果父爱缺席》
爸爸和妈妈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妈妈的力量是向内的,就是要把孩子拉回来 ;爸爸的力量是向外的,是要把孩子送到外面去,使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孩子不是父母的续集,父母也不是自己孩子的前传,更不是“别人家孩子”的外传。他就是他自己,让他长成他自己。
父亲的角色跟丈夫、男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一个好丈夫,不一定是一个好父亲。同样,一个把很多资源带回家,拥有高男性价值的爸爸,也不一定是完成了父职的好爸爸。
有些父母的道德感太高,他们心里恶的一面可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并被孩子认同。然后他们配合父母,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从而满足了父母要当绝对好人的这种自恋需求。
无论一个男人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他都可以选择成为父亲,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父亲。阻止创伤延续,给予自己的孩子选择命运的力量。
有多少父母在等孩子说一声“谢谢”,就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说一声“对不起”!
扫码进入心研社书友群
有不定期免费赠书活动、读书小课、书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