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

【活动简讯】初心不改,激情依旧 ——记丽江市名师团队九河工作站第二期送教帮扶活动

丽江市初中语文(杨益华)名师工作室第三十七期活动简讯

初心不改,激情依旧
——记丽江市名师团队九河工作站第二期送教帮扶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乡镇学校浓郁的教研氛围,推动区域内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丽江市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百名教学名师促教提质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杨益华名师团队于2020年10月28日到九河中学开展了第二期送教帮扶活动。
本次活动以送课下乡为主,围绕九河中学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迫切需求,按照订单式帮扶方式,针对九河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信息技术五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通过示范课教学组织学科教师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本次活动激发了九河中学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加强了学科交流,为下一步精准帮扶明确了方向。

上课前,团队五位名师通过与九河中学相应学科教研组的多次交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备课,设计出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示范课。在授课中,老师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趣、启发和引导,激情飞扬,展示了名师的风采和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了九河中学师生的高度评价,启发了师生在教法和学法方面的思考,激发了师生学习探索的热情,示范课教学收到良好成效。课后的研讨交流中,老师们畅所欲言,一致认为收获良多,并表达了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深研教学的信心和决心。
激情饱满、师生互动的示范课
认真听课,用心研讨
岁月静好,秋色正浓,初心不改的我们,满怀教育激情,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永不停止学习成长的步伐,在九河中学这片热土上,一如既往带着满腔的热忱示范、研讨、交流,共同浇灌这朵娇嫩却充满希望的帮扶之花,我们期盼和九河中学的师生一道共同成长和提升,再谱新的教育诗篇!
附:九河中学教师听课感悟
01语文课听课感悟王丽元老师:杨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作文课,课题是《思路要清晰》。杨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确简炼,学生回答主动积极正确,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回顾杨老师的课,闪光点很多,我觉得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导入做得很好。杨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用几句古诗让学生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游戏一出,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举手回答,虽然有人答错了,但也有学生答对了。这样的开头,使后面的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完成。杨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这样的导课方法尤其值得我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旦开头做好了,后面的教学就会很顺,教学思路就会清晰。听了杨老师的课,深感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欢迎杨老师再给我们送更多的帮扶课,让我们得到更大的进步!和玉梅老师:昨天听了杨老师的话,颇有感触,首先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可以叫小杨老师或者老杨老师,这样就很轻松自然的拉近师生距离,再以游戏导入,游戏目的是要突出“有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自然而然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重要性。写作要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好习惯,要养成用简洁的语言拟写提纲,从而对要写的文章有方向,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贯穿其中,循序渐进的引导,整堂课里杨老师以身作则,说话和蔼可亲,思路清晰,言之有理有序,让学生乐于听,乐于学,惭愧的是平时教学中这些都是我所没有做到的,受益匪浅。“有条有理,人生赢家”,感谢杨老师的引导启发。尹山红老师:一、轻松自如展风彩。益华,有益于中华……娓娓道来,容光焕发、情绪饱满。既加深印象,亦突出了自己儒雅亲切的学者形象。二、导入精彩,紧扣课题。一个小小的古诗排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何为言之有序。三、课文回顾,以读促写。紧紧围绕学生所学课文《春》、《再塑生命》。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品。其中指导学生“跳读”一环节也尤值一提。总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及学情。四、学拟提纲,看谁最棒。这一环节学生都在做了,只因时间关系未能展示,是个遗憾。个人建议将此环节放入第二堂课中。如用两节课完成,相信效果会更好!张雪皎老师:昨天听了杨益华老师的作文课,感触良多。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杨老师教书这么多年,还能有这样的激情这样的热情,真的相当难得。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上课,用生命来感染另外一个生命。教学思路清晰,导入、互动环节、重难点的讲解、寄语、作业布置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是感觉时间有点紧张,如果能多给一点时间,把理论落实到学生的实践中去,效果一定会更好。期待杨益华老师的下一次公开课!和新民老师:杨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教态典雅,妙语连珠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杨老师结合着同学们刚学过的课文巜春》、巜再塑生命的人》让学生从已学过的篇目明白言之有序,思路明晰这一个在写作中非常重要的道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更多的感受杨老师展示给我们的经典教学,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听各名师的精彩教学。和维燕老师:昨天听了杨老师的课,感触颇深。讲《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以时间为主线,掌握事件或故事梗概的跳读方法,让我印象深刻,期待下一次能学到更多精彩的教学方法。彭梅老师: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和桂秀老师:首先,杨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杨老师用自己的激情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其次,杨老师的课堂气氛愉悦和谐。这样的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再次,杨老师在教学中语速适中,声音抑扬顿挫,极具亲和力,整个课堂语言体现了杨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也彰显了杨老师的个人教学魅力。和新勤老师:聆听《言之有序,思路要清晰》作文指导课有感一、教学设计新颖、到位,在备课上下了不少功夫,重视了学生的学法指导。二、课前与学生亲切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优雅和蔼的儒者形象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三、游戏激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言之有序的重要性,自然引课题。四、品读经典,以读促写。引领学生回顾课文,品味《春》的行文思路,明确文章的提纲挈领,指导学生跳读《再塑生命的人》,合作探究文章的行文思路。循循善诱,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做到思路清晰的路径,启发学生要善于从课文中学写作,为学习如何做到思路清晰蓄势。 五、实战演练,拟写提纲,看谁最棒!杨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写法指导,让学生品读提纲范例《我的老师》《不寻常的考试》归纳学习“言之有序”的方法和步骤,引领学生任选写作实践一或二,当堂拟写提纲。遗憾的是时间太仓促,学生作品未能展示。杨老师最后“有条有理,人生赢家”深情寄语同学们,让同学们从现在起学会有条有理的学习生活,朝着美好未来扬帆起航!这堂课,无论是杨老师神采飞扬的教态,还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无不在充分调动着学生的所有感官,尤其是情境创设更是别具匠心,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师生对话、交流、真实表达,在妙语金言和快乐的笑声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堂课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习作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参透教材才能把握教学重难点。同时要结合课标,才能教有所依。关注学生学情,才能教有所得。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阅读积累更是课堂教学的底色。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不忘初心,且行且思,且学且实践!
02数学课听课感悟一、课堂教学内容功夫下在课外。今天从奚老师授课的内容上来看,知识点的整理规范有序,全面到位,没有遗漏,也无重复的知识点。并且知识点的归纳循序渐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可以看得出来奚老师在课外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到了功夫花在课堂外。
二、课堂教学重实际效果,不拖泥带水,不拘泥于某一个问题。整堂课的教学讲练有机结合,重在训练学生学习新知识后的运用能力,课堂教学要达成的效果非常明显。狠抓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本节课的一大靓点。
三、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完整,内容设计从简单到复杂,深度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授课过程严谨有序、完整饱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总之,今天奚老师在九河中学上了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公开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需要向奚丽英老师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03英语课听课感悟1.和惠琼老师的课堂用语标准规范流利并不乏幽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和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极强,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专业素养较高;
3.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重、难点突出,能指导教学的全过程;
4.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参与度高;
5.教学效果很好,学生有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希望能多听到和老师的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04化学课听课感悟在这节课上,杨小华老师充满激情,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极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名师工作站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带来更多类似的优质课,以促进我们乡村中学的教学。
05信息技术课听课感悟首先,谭艳菊老师有非常高的敬业精神,虽然只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但上课前老师多次与我沟通,不仅仅备了要上课的内容,还备教室、备学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上课思路清晰。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然后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三,与学生互动较多,不管回答对与错,都能正确引导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自信心。
四,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升华。
这次帮扶活动能学到很多,希望老师们能多做几次活动,使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顾问:侯 俊 和 斌
责 编:杨益华
文:杨益华
图:李春龙 王剑玲
如果你热爱语文,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如果你有优秀的文章或论文,
可以优先发表在《丽江教育》。
投稿邮箱:1035406839@qq.com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