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温江
作者 ▏卢兴波
春节后的某一天,应张兄弟之邀去了一趟温江,把本该过年一起喝的酒给补上了。
因为是去喝酒,那天专程坐了一回地铁四号线。从东郊三砖厂出发穿城,再一路钻地往西,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抵达。
一九九三年,我也是差不多从这个地方出发,几经辗转才到的温江。那年我考上了中专,学校位于温江县和盛镇。从成都东郊赖家店乘21路公交到五桂桥,再转1路中巴到罗家碾,然后赶温江崇庆方向的长途车,到温江车站再转往都江堰方向的车到学校。每次总要耗去我半天时间。
和盛镇又叫舒家渡,当地人又称“柳江”,位于杨柳河畔,距县城约8公里。这是一个相当破败的小镇,那时只有一条温玉公路从镇边经过,交通不算便利。
那几年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就要回一趟家。开始是赶车,后来觉得转车太麻烦,有段时间选择了骑自行车来回。来回距离大概四十公里,单边行程也是四个小时左右,七算八算,都差不多。
骑行的最后一段,沿着杨柳河微斜往上,笔直的河道,靠着笔直的公路。尤其沿途高大梧桐,两侧排列十分整齐,将公路装点成一条绿荫长廊,夏天凉风阵阵,照不进来一点阳光,让赶路人心情难得的舒畅!
如今这条路依旧保持着原貌。十年前回温江,曾带妻回到这里,一时惊为仙境!几年前又从网上看到这条公路的视频,原来此路已成网红景点。
那时每到初春,温江的公路边、岔道口都有菜贩沿途售卖新鲜蒜苔。或者地上摆两三只篮筐,或者自行车搭一对长竹筐,里面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都是码放整齐的蒜苔!温江蒜苔曾经远近闻名,这些蒜苔每一根都修长窈窕,青春靓丽,正是豆蔻年华,它们鲜甜水嫩,清香爽脆,诱人垂涎。
在我心中,蒜苔从来就算高档菜蔬,小时候总要等到过年才敢买一点来尝鲜。特别是本地应季蒜苔,味道最是鲜嫩。此时蒜苔大量上市,正是品食的最佳时节,价格也回落到每斤五角到一元之间,如果正赶上回家,无论如何也要带上一些。
我们宿舍是一座四层平楼,每层十一间房,呈一字排开。宿舍坐东朝西,一排走廊正当西晒!这栋楼毫无设计含量,却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通透,夏天将门窗全部打开,凉风便可穿堂而过,不亦快哉!
四层楼在那时的镇上已经算是高楼了,又正好在成都平原中心,所以特别适合远眺。
春天满眼都是油菜花的海洋。遍地金色就从学校围墙外,从我们脚下依次铺泻开去。安静时还能听到蜜蜂来回花丛,辛勤劳作的声音,四野一片热闹繁忙。而花海更加肆无忌惮,散落到每一个角落,开得愈发绚烂放肆,漫无边际。
夏天眼前一片碧绿的稻田,一块一块,水陌相连,中间时见三五农人耕种劳作。田野间星罗棋布点缀三两处林盘,林中掩映一座座川西特色民居。远处炊烟轻飏,村舍田陌之间,有鸡犬出没;近处人家生活日常尽在眼中,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秋天则是遍地金黄,空气中开始散发出一丝收获的气息。微风吹过稻谷,满地飘香,一眼望去,金色海洋无边无际。赶上收割时节,农人抢收全家上阵,田间收割脱粒,院坝翻晒风干,一切尽收眼底。人来人往,繁忙场景,倍感亲切,喜不自胜。
田野中间立了一排排电线杆,每隔不远就挂一个高音喇叭,每天清晨和傍晚,定时播放广播电台节目。特别每天傍晚播放流行歌曲,还不插播广告,我习惯在这时倚在走廊上听歌。那些歌曲十天半个月才换一批,不知不觉我就学会了,有些歌曲直到现在还能哼出来。
站在位于温江县和盛镇的宿舍楼走廊上,我第一回在成都平原眺望到雪山,被深深地震撼。那时的成都市区,是肯定遥望不到雪山的,当时猜想那是杜甫笔下的西岭雪山。
平时清凉浅薄的杨柳河里居然也有鱼!
河岸以水泥卵石砌成,河道不算宽阔,绝大部分时间水流清浅缓慢,怎么看也不像能藏得住鱼的。
毕业前的某一天中午,我正站在桥边等车,发现来了捕鱼人。一条细浅小船,站几只俗称“鱼老鸹”的鸬鹚,准备在镇上那段水域施展身手。
渔人用一根长竹竿将鸬鹚全部赶下水。鸬鹚拼命朝水底扎去,不多时便一只一只浮上水面,有的喉咙被挤得鼓胀,有的从口中露出半只红色鱼尾。此时鸬鹚爬上船,或者被渔人用竹竿挑上来,渔人提着脖子一挤一抖,一条条鲤鱼、鲫鱼就从鸬鹚喉咙掉出,落在船板上。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现场观赏鸬鹚捕鱼。之后就离毕业越来越近了。
因为学的是电工、机修一类的技术,四年里我们画过无数的零件图、电路图,研究过电阻电流的关系,摆弄过发动机和汽缸,老实说我并不太喜欢这个行当。
略感遗憾的事,就是专业技艺没学好,还没走出校门时我就全部还给老师了。好在这些技艺如今大多已过时,(比如清洗化油器,听老前辈说,有时还要用嘴吹,搞得一嘴的油),没学会也无关损失。
好在还有一门修理技术没有过时,如今时不时还会用在儿子身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