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代宗师任中敏先生逝世二十九周年
编者按:12月13日是著名学者、教育家任中敏先生(1897.06.06—1991.12.13)逝世纪念日,值此任先生仙逝29周年之际,本公众号拟分上下两期推出1992年2月由任中敏先生治丧委员会编纂的《任中敏先生千古》纪念册的部分内容,以缅怀先贤,寄托哀思。
著名词曲学家、教育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一代宗师、扬州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研所名誉所长任中敏先生千古!
一九九二年二月
讣告
著名词曲学家、中国散曲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一代宗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扬州师范学院教授任中敏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不幸于1991年12月13日16时45分在扬州逝世,终年95岁。
谨定于1991年12月22日下午2时在扬州殡仪馆吊唁厅向任中敏先生遗体告别,敬请届时参加。
任中敏先生治丧委员会
1991年12月14日
任中敏教授治丧委员会
主任委员:袁相碗
副主任委员:顾崇仁、吴骥陶、王功亮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叶蕴珊、李坦、李明泉、张振清、胡友仪、秦景明、莫明高、夏超群、徐沁君、盛浩良、曾华鹏、赖普文
《人民日报》1991年12月26日报道
任中敏教授逝世
新华社南京12月21日电:我国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任中敏教授12月13日在扬州病逝,享年94岁(程按:不确,当为95岁)。
任中敏1897年生于江苏扬州,191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从词学大师吴梅教授学宋词和金元散曲。大学毕业后又到苏州再投吴氏门下学习词学,尽读吴氏家藏珍本。30年代后,他历任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师范学院教授。早年编辑出版《散曲丛刊》,著有《散曲概论》《曲谐》等,对中国散曲的发展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晚年著有《唐戏弄》《唐声诗》《唐大曲》等。尤以《唐戏弄》为代表作,超越前人,独树一帜,蜚声中外,为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荣誉奖。
《光明日报》1991年12月19日报道
任中敏教授逝世
著名词曲学家、敦煌学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扬州师范学院教授任中敏,因病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在扬州逝世,终年九十五岁。
《扬州日报》1991年12月24日报道
我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学家、敦煌学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一代宗师
任中敏教授在扬州病逝
本报讯:我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学家、敦煌学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一代宗师、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扬州师范学院教授任中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12月13日在扬逝世,享年95岁。
任中敏先生1897年出生于扬州,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师从去学大师吴梅先生攻习词曲,1920年北大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扬州中学、上海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大学、四川大学和扬州师范学院。
任中敏先生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学子遍天下。二三十年代便以《新曲苑》24种(程按:不确,当为34种)、《散曲丛刊》15种、《词曲通义》等传世之作而成为近代散曲研究奠基人之一。他还开拓了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广阔领域,完成了《唐戏弄》《唐声诗》《唐杂言》《敦煌歌辞总编》等巨著,并连续三届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1991年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同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
22日,省教委副主任胡星善、扬州市副市长朱克昌、王功亮等省、市领导,任中敏先生的亲属和生前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300余人向任中敏先生遗体告别,江苏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等全国、省、市的60多个单位和个人送了花圈。
著名学者季羡林等从各地发来唁电。
扬州师院举行向任中敏教授告别仪式
江苏省政府等40多个单位和30多位个人敬献花圈花篮
20多个单位60多位个人发来唁电唁函300余人参加仪式
12月13日十六时四十五分,我院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九十五岁。
任中敏教授病重住院期间,江苏省教委领导表示了极大的关切,扬州市领导、本院领导层多次到医院看望。任中敏教授逝世后,成立了由袁相碗任主任委员,顾崇仁、吴骥陶、王功亮任副主任委员的治丧委员会。
12月22日下午二时,本院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代表、各方面人士,以及任中敏教授的亲友等近四百人,在扬州市殡仪馆向任中敏教授的遗体告别,治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院党委书记顾崇仁主持向任中敏教授遗体告别;副主任委员、院长吴骥陶致告别词。(告别词全文见后)
向任中敏先生敬献花圈的单位有: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省高校工委;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民革扬州市委;中共扬州市委统战部、高校工委、市文联、市社科联、市史志办,市、区老龄委和邗江县政府等;南京师大、淮阴师专和在扬省、市各高校;任中敏教授的出生地扬州市广陵区政府,生前执教、出长过的江苏省扬州中学、镇江中学;桂林汉民中学校友会、广州粤港汉民中学校友会、北京汉民中学校友会等,以及本院党政、和各部、处、室、系、所、附中。敬献花圈、花篮的个人有(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功亮、王运熙、王湘军、王养冲、叶尚志、沙人麟、李关元、朱克昌、张露西、周顺生、夏平、钟慧中、谈凤梁、黄进德、曾华鹏、薛白等,任老生前学生王小盾、周庆立、赵万里、赵立田等,以及亲友。还有三十余人和十五个部门、单位送来了挽联、挽帐。
发来唁电、唁函的单位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词曲协会、天津昆曲研究会、温州南戏协会、南京师大、徐州师院等,南京大学、华东师大、四川大学、广东仲元中学、中国散曲研究会等,桂林市教育局以及湖南、天津、云南、柳州、桂林、南宁、武汉、无锡、广州等地汉民中学校友会。个人有:门岿、万云骏、卞孝萱、方明禄、王贞莲、王季思、王兆椿、龙晦、叶长海、叶尚志、刘念慈、李明治、汪向明、沈克琦、杜叔林、杨治国、吴时铮、吴新雷、季羡林、季国平、张海、张渺、陈多、陈文和、杨万清、周从钊、金启华、洛地、郑斌、赵万里、顾方平、顾胜良、袁士硕、耿鉴庭、莫瑞荪、曹济平、董振祥、谭寿乔、杜荣华、夏平、赖普文、傅佑勋、吴剑清、张锡厚、傅晓宇、任有性、许健、徐谋伟、王文才、龙晦、伍学珍、林孔翼、王悦、王欣、姚荷生、齐森华、徐眉生、陈斯鸣、杨瑞成、陈韩萌、陈欣、再林、养耀、莹明、美明、羊春秋、梅肖青等任老的生前亲朋好友、学生等。
参加向任中敏教授遗体告别的有:江苏省教委、扬州市政府、广陵区政府负责同志胡星善、朱克昌、王功亮、苏勤等;兄弟院校负责同志赵航、陆义和、史德浩、韦开荣等;市和区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和知名专家、学者周庆立、胡忌、胡邦彦、王小盾、刘志高、吴浩、顾惠心、任真、韦培春、高瑛、秦开众、朱传安、王凯、许伟等。
告别词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十六时四十五分,我院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九十五岁。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任中敏先生遗体告别。
任中敏先生1897年农历5月初7生于扬州,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师从著名学者吴梅攻习词曲。1920年北大毕业,先后执教于扬州中学、上海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大学、上海大厦大学(程按:当为大夏大学)。1930年任镇江中学校长,1932年任南京栖霞乡村师范生活指导主任,1937年创办汉民中学,1951年任四川大学教授,1978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1980年回到故乡扬州,任我院教授。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91年荣享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
任中敏先生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学子遍天下。他刻苦自励,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高瞻远瞩,大胆创树的治学方法,深为学界所敬仰。早在二、三十年代,便以《新曲苑》24种(程按:当为34种)、《散曲丛刊》15种、《词曲通义》等传世之作而成为饮誉海内外的词曲学大家和近代散曲研究奠基人之一。解放后数十年,开拓了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广阔领域,完成了以煌煌巨著《唐声诗》《唐戏弄》《唐杂言》《敦煌歌辞总编》等构成的“唐艺发微”研究工程,并连续三届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荣誉奖;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荣誉奖”;荣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他为发掘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弘扬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是我国古代文化研究事业的重大损失,亦是我院教学科研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
任中敏先生离开了我们,我们将长久地怀念他。学习他的优良品格,继承他的学术事业,乃是我们对先生的最好纪念。
在学术研究方面,任中敏先生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精神,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穷,不在乎命途多舛,不畏惧困难重重,顽强跋涉于古文化研究的崇山峻岭。他要求自己:“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工作;一天工作十二小时,说到做到。”直至垂暮之年,依然勤奋忘我地著书立说,以嘉惠学林,泽及后人。在治学方法上,他立足历史现实,全面把握历史真实,大量挖掘,精心整理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创造性地建立完备而博大的理论体系,为继承和发展祖国文化事业服务。
任中敏先生办学二十年,以严正见著,他要求学生“聪明正直,至大至刚,严格考试,严正做人”,且廉正无私,蔚为表率。因而深得莘莘学子的衷心爱戴与尊敬。他最重视的是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要求学生以“严正做人”为最高原则;以“清白鲜明,临难不苟,刻苦耐劳,牺牲奋斗”为处身立世的准绳。他对学生的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而他的严格又是充满了感情的。他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亦不忘自己的责任。抗战期间,曾两度率领数百师生辗转迁移,跋涉千里,历时数载,且课业不辍哦,无一伤亡,并大量收容东南亚沦陷区华侨子弟,亦以开明的态度保护过进步师生,从而深受敬重。任中敏先生作为教育家的本色,是恪尽职守,善于采用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方法教育学生。研究先生办教育的实践,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亦有着启迪意义。
任中敏先生又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五四”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新民主主义运动,参加示威游行,围攻赵家楼、并遭逮捕。“九·一八”事变,任中敏先生以镇江中学一校之尊,支持学生集会游行,抵制日货,演革命戏宣传抗日,并提出“一切为民族”的校训教育和感召师生。在桂林,提出“抗战不胜利,不吃白米饭”,每天和学生一起以糙米素汤度日,从不特殊。即便是从事学术研究,亦体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早在解放初期他的自传(程按:当为履历表)里便宣告,他的学术第一个目标便是超过日本人,他说:“抬得起头,才过得了江。”他对于敦煌学的研究便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在他的晚年,我们仍清楚地看到这位跨世纪的老知识分子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诚挚之情。今天,无论是在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还是在国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都要保持民族气节,毋忘为国争光。这样才能无愧于前贤!
任中敏先生十分关心学校的事业,渴望学校兴旺发达,英才辈出。为了学校,十余年来他能做的都尽心尽力地做了。今年秋天,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任先生扶病与代表们见面并合影留念。此情此景犹在眼前。任先生如今却与我们永别了,全院师生都分外悲痛。我们要继续发扬“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艰苦奋斗,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第一流师范院校,以此告慰任中敏先生在天之灵。
尊敬的任中敏先生,请安息吧!
挽联挽诗挽词选辑
指挥文府才思盛,
冠冕人师道德尊。
——扬州师范学院
七秩矢志教育词曲,二北拓基,桃李灿然满蹊,堪称志愿师表;
一生鄙弃荣华富贵,扬州倔怪,率性穷达如故,普赞清白完人。
——汉民中学桂林校友会
曲兼二北,凡识字人同一哭;
艺领半塘,竞遗业者敢云辞。
——扬州师院文研所
博学鸿词,著作等身,一代长才出淮左;
词曲宗师,高徒盈门,千秋遗爱达九州。
——扬州师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八旬归故园,欣然设教席,虹桥曲水播春雨;
十载聆謦欬,遽尔失宗师,竹西楼台卷悲风。
——扬州师院组织部、人事处
操劳毕生,矢志教育,泽被满庭桃李;
辗转世纪,悉心著述,嘉惠祖国文化。
——扬州师院党委宣传部
传道受业,满园桃李泽被神州;
重德立言,一代宗师名垂青史。
——扬州师院党委统战部
荆玉隋珠,遗文淑世千秋笔;
南金东箭,教泽育人一代师。
——科研处
泰斗横空,一代宗师说唐艺;
巨星陨落,八方学子苦英灵。
——教务处
誉满名山,事业已归前辈灵;
情重梓里,仪型留与后人思。
——学报编辑部
光汉学应恨一生怀抱,遽尔成过去;
发唐音只凭千古文章,昭然示未来。
——中文系师生
巨星骤陨,一代宗师徒存手泽;
梁木长摧,满园桃李顿失心传。
——历史系师生
散曲无和,唐音绝唱,桃李园中倒大叔;
学坛独帜,艺苑霸主,文章故里扶新人。
——政教系师生
百龄上寿,蒿目忧勤,数少日交游更无几辈;
一代宗师,等身著作,论名山事业自有千秋。
——前汉民中学校董、愚弟高方敬挽
六十年忝列门墙,立雪临风,身教深恩铭肺腑;
千万言仰窥述作,躐元过宋,心丧剧痛邈人天。
——受业胡邦彦顿首拜挽
曲学薪传,六十年前书问世;
京华倦游,三千里外鹤还乡。
——晚徐沁君敬挽
著作五百万言已传世矣,
弟子三千余人复何憾乎。
——后学李廷先敬挽
早摘骊珠惊海内,
今留硕果惠人间。
——晚刘如瑛敬挽
杖履驻名湖,早有文章惊海内;
骚坛丧祭酒,尽挥涕泪悼英灵。
——词坛后进张宝煦、吴封敬挽
七十年辛勤耕耘,著作等身归上界;
千万树春风桃李,清芬遗范在人间。
——后学龙晦敬挽
乱世读先生著作,
承平悟大儒风骨。
——薇蘅草主挽
《忆江南》敬挽任半塘先生
谭佛雏
吴门客,①
谁是出群雄?
夹谷沉冤砭孔圣,②
唐家戏弄驳观翁。③
浑不解中庸。④
注:①先生为曲学大师吴梅(瞿安)先生高弟。
②孔子夹谷诛优一案,先生为群优大鸣不平。见《优语集》自序。
③王静安(观翁)薄唐戏,先生则反之,著《唐戏弄》九十万言,一代名作也。
④先生尝言:“在学术争论中,我不搞温柔敦厚。”
敬悼任老教授
——后学秦子卿顿首泣挽
巴山蜀水梦魂中,十载音书断复通。
漫向京门探讯息,故园草木待春风。
唐艺纷华赖发微,名山事业伴清晖。
万方沾溉源流远,一饮甘泉兴欲飞。
杖履追陪幸卜邻,高怀安素玉壶冰。
夕阳黄叶空山冷,绝调何人继广陵?
虞美人·悼任中敏先生
邓兴明
萧萧邗水西风冽,
寒月长天泣;曲坛从此主盟谁?
哭向九泉台上唤灵归。
洞箫一曲飞鸾渡,
忍顾星霜路;
半塘风韵最销魂,
一岸柳依花恸送行人。
挽任中敏先生
耿鉴庭
君之妹婿吾好友,教学余暇弄丹青。
凌波仙子为写照,宛如原物具真形。(谓石楚青)
一日邮来巨书札,拆封唯见篆书屏。
次日又见一函至,敦煌曲子附诗铭。
诗中微露医药意,不耻下问到野庭。(程按:“庭”字原阙,据文意及韵部补。)
虚寿今年九十七,年齐孟轲享高龄。
唁电、唁函选辑
惊悉中敏先生逝世,不胜悲痛!任先生一生办了两件事,一件办汉民中学,一件研究辞曲。
我有幸在任先生领导下的汉民中学任教两年半,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得到先生的关怀帮助、教育,终身难忘,在贵校倡办纪念任先生的基金会的活动,愿尽绵力,积极赞助,以报先生对我的政治关怀。
任先生晚年得归故乡扬州,得到贵校领导和广大同仁的帮助,安度晚年,作为汉中校友,亦十分感激。
——上海赖普文
惊悉任老校长不幸病逝,噩耗传来,不胜悲痛,缅怀老校长毕生致力教书育人词曲研究之丰功伟绩,世人景仰,风范永垂。
——重庆傅佑勋
惊悉先师任中敏教授不幸仙逝,无限悲痛!先师在我年轻时,所给予教导与教养,至今我虽然也白发苍苍,四十余年来对其大恩大德,从未有一丝一毫的忘怀。
——山西吴剑清
惊悉任中敏师不幸逝世,万分悲痛,本应到扬州悼念,向遗体告别,奈因身体欠佳未能如愿,为歉为憾!
任师与词宗齐名,著作等身,名誉海内外,桃李满天下,他的逝世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遥想三十年代在栖霞山师前受教,获益良多,更增哀痛。
——上海叶尚志、夏平
耿耿孤怀,同门共仰;
皇皇巨著,历劫常新。
——广州王起
穿山严师训诲没齿难忘,
学海巨子著述日月同辉。
——杭州梅肖青
惊悉任老仙逝,不胜哀悼,爰缀一联以寄哀思:
广陵散从此绝矣,
丁令威几何归来。
——湖南羊春秋
汉民中学,栖霞之乡,江山如画,热血满腔。先生遗教难忘。远寄千里,无限怀念。
——沈阳李明哲
痛切哀悼一代宗师任先生的逝世,树木其凋谁可赎,江河不废学风长。
——后辈杭州洛地
惊闻任老仙逝不胜哀悼,先生矢志教育半世纪,言教身范,泽被桃李,众口称颂。先生严谨治学,专攻词曲,探秘发微,几七十载;著作等身,一代宗师,弘扬民族文化功垂久远。谨电驰唁敬,请师母节哀保重。
——北京沈克琦
惊悉任中敏先生不幸病逝,深表哀悼,任中敏先生著述宏富,对我社的出版工作曾给予过热情的支持,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和作者而不胜悲痛,并向其家属致以亲切慰问。
——上海古籍出版社
任中敏老师逝世,不胜哀悼,忆任师1935—1936年在我校,爱国爱校爱生,言传身教,桃李遍四海,守时遵师礼貌,身体力行育今人。
——广东番禺仲元中学
惊悉著名词曲学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一代宗师,我校三十年代老校长任中敏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任师在任镇中校长期间不仅以其卓著的学识受师生景仰,更以其强烈的爱国心、民族感,受到广大师生爱戴。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撰写并教育学生唱唱的悲歌:
时日曷丧,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还我河山,还我河山,永固我金汤。
一息尚存,此仇必报,铁血撼扶桑!
时日曷丧、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至今仍在激励青年一代爱国主义的情感。近年来任师虽年事已高,仍关怀着母校的振兴,为母校校史题词、捐款。骤闻任师不幸逝世,全校师生不胜哀悼,特函(电)悼唁并转请任师家属节哀。
——江苏省镇江中学
点击下方链接,更多相关内容等您开启:
【任中敏先生专辑】季国平:落叶归根, “回甘”绵长 ——忆晚年任中敏先生
【任中敏先生专辑】潘逸耕:《汉民中学纪实》
【任中敏先生研究专辑】李廷先:《任中敏先生的主要经历和学术著作》
江南才子卢冀野眼中的任中敏先生 ——卢前《摹天小记之三:任中敏先生》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程门澡雪”公众号!
期待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