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无秋意 叶落无根回
看到你的秋 看到你那
浓烈又深沉的故都的秋
我的期望朝着一个方向滑落
摔得很重 很痛
故乡住在秋里
——读郁达夫《故都的秋》
很长一段时间
我困扰在失落中
城居无秋意 叶落无根回
看到你的秋 看到你那
浓烈又深沉的故都的秋
我的期望朝着一个方向滑落
摔得很重 很痛
直到这个秋日 回到故乡
那些往事还仰卧在屋檐下
晒着太阳 可是
舔过我歌声的小狗不在了
和我争抢过米饭的大公鸡不在了
梳过辫子的炊烟不在了
运载过我童年的河流
也不在了
路上的杂草 将我出发的脚印
隐藏得严严实实 这时
我感觉到了秋 十分的秋意
漫过岁月的门槛 打湿我的记忆
我不是失落了秋意
而是认不出故乡的模样
直到这漫山遍野 穿上红衣裳
我才明白 你说的秋住在北国
只为你的故乡住在秋里
现在 秋住进我的心里来
故乡住进我的心里来
我是一粒饱满的种子
行走在大地
现在 秋住进我的心里来
故乡住进我的心里来
我是一粒饱满的种子
行走在大地
人生悲凉,何处安放?
——《故乡住在秋里》创作手记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氤氲着他自身忧郁的气质,字字句句浸润着情,适宜慢读细味。
我们看,先生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辗转的空间不可谓不广;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先生牵念的时间不可谓不久。就是为着要饱尝一尝那“秋”,那看得饱尝得够,可以赏玩到十足的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看到这最后,便看到先生那份情感的皈依。
“故都的秋”,一“故”字里头,行走着沧桑岁月;一“秋”字里头,流淌着古今愁绪。三岁丧父,他乡受辱,郁达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大面积悲凉的一生。哪一片山水才能安放这份深重的悲凉呢?
沦陷之都,流离之人,命运相契,物情同一。再没有比那片十足的秋色有更好的安放了!故乡住在秋里,便是把一颗流离之心安放在秋里。
如果说,那一片美好的荷塘月色是药引,对朱自清先生是暂时地抚慰;那么,故都的这片秋色,便是救命的解药,是先生永恒的归属。
人总是需要一份清,一份静,才容易回到自我;人生往往需要拥有一份悲悯情怀,能够体会到一些悲凉,才容易沉淀、深刻。幸运地,从《故都的秋》里,我获得一种回归与沉淀。
然而,城居无秋意,叶落无根回,我的悲凉又何处安放?这引发我对故乡在生命中定位的再思考。我也曾像先生一样追寻,一样感慨,然而也正如先生一样,纵然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也是留不住故乡那秋的。
这样,我终是读出了自己的修悟:何不让秋住进心里来?这样内心自有一片山水。故乡就在心里,心安便是家,他乡亦故乡。
愿每一片悲凉都有处安放,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回 音 壁
作为灵魂的处女,如果要嫁,我就嫁给诗,嫁给语文!因为,这是我柔软生命的铠甲,安全可护;亦是陡峭命运的翅膀,轻盈可翔!
别院主人:刘小芳,四川省双流中学教师,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荣获“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荣获成都市赛课第一名。追求诗意地行走,在《散文诗世界》《青年文摘》《四川日报》《四川文学》《草堂》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近三百篇(首)。出版有关诗化语文的诗集《长成一根苇草》(著),出版有关地震的诗集《震星》(合著),有散文作品被选编为中考阅读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