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孙见喜‖驴头老魏

光头赤硕,短颈阔胸,腿不长却行走如飞。他率领的驴友队十几年来几乎走遍戈壁大漠、雪山草原,他们徒步、野营、爬山、探险、穿越、远足;被拥为驴头,因为他善良而豪爽,因为他能吃苦更能吃亏;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件能凝聚各路豪侠的宝物:陶埙。老魏年轻时是一家基层剧团的乐手。剧团小而精干,人手都是一专多能,老魏能演奏小号、萨克斯、双簧管、笛子、洞箫、二胡,他身材五短,却中西乐器皆长。九十年代初,因为一部著名的小说,他痴迷了陶埙。他考察朋友制埙,淘遍了三秦大地上的各色泥土。几个驴友也随他学埙,跟着他去看朋友砌炉起火,去看电炉烧制,牛头形,葫芦形、鸭梨形,是朋友手制的各种陶埙;但他随身携带的却是一尊兵俑形的黑色陶埙。驴友说这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曾经征战六国的秦皇忠勇。
那是在一座大森林里露营,趁着搭盖帐篷的间隙,他留些时间给摄影的、写生、练功的各从其艺;偏就出发时,探路者失联了,甚至指北针也失灵了;一时人心慌乱,队伍面临炸营危险。这时的老魏,迅速爬上一棵大树,对着千山万豁,吹起他的兵俑陶埙,其声一时嘹亮,一时深沉;瞬间山鸣谷应、禽兽奔突;驴友们巡声而聚,最后成功穿越。因为兵俑埙的是役之功,在驴友队高享至尊。在太白极顶,在草原深处,驴友们安置妥当了,便是老魏与大自然交流的时间。幽幽埙乐,或《风竹》,或《如莲》,或《渭水情》,这尊两千年的兵俑,发六千年的声音,直把一个关中汉子的豪情播向边关远境,一时就召来许多游人,他就一遍遍地讲解半坡埙、半坡人、六千年前的华夏初民,延及关中风习、汉族文化,历史、音乐、艺术……在腾格里沙漠夜宿,万籁俱寂,唯星星和月亮是他的听众;他的埙乐穿过戈壁砾石传向远方;他的旋律止风沉沙月印万川;埙的诉说柔如春雨,甚至温润了枯黄的骆驼草……在塔里木河岸的死胡杨林里,面对倒伏不屈的刚毅和峥嵘,老魏不悲凉,他用昂扬的旋律赞颂这些坚强的生命;他的兵俑埙是通人性的,面对一群浅薄的红男绿女,而回击嘲讽的方式,唯使埙声更为强悍!
驴友说:老魏是用陶埙与天地对话,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人不解是外人的无知,我们却因驴头的倔强和深情而高雅!这几年老魏老了,徒步远足于他不相宜了。他的驴友队演变成了埙乐的集体。他们在聋哑学校献爱心,为敬老院的老人送音乐,为贫困山区的孤独人不只送米面油,精神扶贫更是他们的践行。
在兴庆宫,在书院门,他们义演的乐声连结着欧美亚非拉。有人说这是西安的风景,有人说这是古城的文化,六千年贯穿的旋律给这座旅游城市铺满了温情,秦人文化的味道深植在游客的心里。法国的BE姑娘,因为迷上了老魏和他的埙乐,宁愿舍弃苏杭的游学项目而伫留一周;美国一中学乐团的长笛乐手,因埙乐的深沉缠绵而拜师老魏甚至连他的母亲也吸引了过来;加拿大那位女郎,每天清晨都发来问候,时差的迟滞使睡梦中的老魏如饮甜醪;日本的、印度的、肯尼亚的、奥地利的、意大利的,老魏都能用他们国家的民族乐曲为旅游团助兴,《友谊地久天长》是老魏奏得最多的,也是国际游人最喜欢合唱着与他合影。还有《我的太阳》,这首著名的歌,常常以他的埙乐为引导而唱响,各色皮肤的手臂挥舞着,各种语言合唱着;音乐无国界,那里有共鸣那里就成为风景。
不少人是由驴友而埙友,老魏也由山水音乐家变成街头音乐家,如今大家称他为国际音乐家;他收那么多的外国弟子,一不磕头,二不收礼,微信上的远程教学使他延伸了音乐的翅膀,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审美如春雨润物舒服着地球村的人们。一个女孩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书院门,他们没有找到老魏,人说他失踪了,女孩就对着城墙哭喊:“驴头老魏,你在哪里?”城墙不应,它的背景音乐正播放埙曲《风竹》……
作者:孙见喜
孙见喜,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原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西安工业大学及咸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国学研究会副主席,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国学院院长,陕西孔子学会顾问,陕西真元文学社顾问,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出版有各类著作十几部,代表作品:长篇纪实文学《贾平凹之谜》,长篇小说《山匪》,小说集《望月婆罗门》,散文集《小河涨水》《浔阳夜月》《孙见喜散文精选》,评论集《<浮躁>评点本》《孙见喜评论集》,三卷本传记《贾平凹前传》等。《山匪》荣获2009年陕西省首届“柳青文学奖”。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纪录商洛 大乾州
无言年华 松风阁语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陕西文谭 往事余味
投稿:3071085012@ 或者15591980848
稿费:即赞赏(10元以下不予发放)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孙见喜‖种山药
孙见喜‖家传碑帖记
孙见喜‖庐山箫事
孙见喜先生所题牌匾一辑
孙见喜‖阿勒泰的黄昏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