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难题:常见的难题解决的策略有?要简短!
画图 线段 连线 列表 枚举 假设 转化 替换 逆推
二、蝉吮吸树的汁液,羊咀嚼树的枝叶,以上描述包含的种间关系有:
蝉吮吸汁液是寄生。竞争关系可以这样领悟:树一个整体,一个部分受损都不利于其他部分,汁液被吮吸了树叶就长不好,树叶被吃了汁液也就少了。这种题目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不必太在意。够认路是靠气味,气味就是一些小分子物质被嗅觉细胞捕获,转化为神经信号,因此是化学信息。
三、生物必修三智慧点拓展资料
?《 稳态与环境》智慧点归纳
1、? 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如草履虫。多细胞动物需要通过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间接的进行物质交换。
2、? 体液是我们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而细胞外液就构成了内环境,包含组织液、淋巴和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等)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而其余的细胞大多都生活在组织液中,还有两种特殊的“边界”细胞,一种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另一种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3、? 血红蛋白、递质小泡、呼吸酶、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等是细胞内液的成分(不是内环境);神经递质、血浆蛋白等是细胞外液的成分;氨基酸、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氧气、二氧化碳等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都存在;而泪液、尿液、唾液、消化液、汗液这些与外界相通,不属于体液。
4、? 内环境具备三个理化性质:酸碱度(7.35~7.45,HPO42—、HCO3—)、渗透压(Na+、Cl—)、温度(37℃)
5、?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影响,使各个器官、体系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情形叫稳态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7、?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兴奋后表现为内正外负,因而也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在此的信号转换模式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这种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这也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
8、?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体系包括脊髓和脑。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维持平衡)、脑干(呼吸中枢)等。
9、? 大脑皮层包括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体系中最高质量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全球的感知??? 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进修、记忆和思索等方面的高质量功能。其中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包括H区、S区、V区和W区。
10、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1、反馈调节:在一个体系中,体系本身职业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体系的职业。
12、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影响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1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影响途径、反应速度、影响范围、影响时刻。
14、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
15、免疫体系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
16、免疫体系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免疫体系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吞噬细胞、T细胞(产生
淋巴因子)、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第二次接触抗原时迅速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化学
成分是蛋白质)。细胞免疫:宿主细胞被抗原攻击后成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免疫
体系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已衰老或其他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预防肿瘤的发生。
1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区别)免疫体系防卫过度包括自身
免疫病(“敌我不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体系性红斑狼疮)和过敏(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发病,不破坏组织
细胞,具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其主要入侵和
破坏T淋巴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崩溃,体液免疫受影响。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中途径传播。
19、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影响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
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
20、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1、生长素的影响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
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园林工人使绿篱长得茂密,定期修剪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2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影响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乙烯利,用来催熟;赤霉素
用来促芦苇纤维伸长;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23、种群是在一定天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即单位面积或单位体
积中的个体数。估算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技巧和标志重捕法。样技巧,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求得每个样方的
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估计值。适用于所有植物和部分行动能力弱、行动范围小的动物,
如蚯蚓、蚜虫等,而样方的选择,又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两种。标志重捕法是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
围大的动物,如野兔、老鼠等。(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种群总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第
二次捕获的个体总数)
24、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
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致,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大致。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
型,各类型的结构特点需掌握(如稳定型,结构特点是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比例适中)。性别比例可以影响出生
率,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破坏正常性别比例,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5、种群增长的曲线图:J型曲线,条件为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Nt=
S型曲线,条件为资源和空间有限。当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等时,稳定。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数量等于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而在天然界,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会影响种群的数量,使其总是在波动中。
26、群落,同一时刻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几许成为丰盛度。群落中种
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等。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镶嵌分
布)。在垂直结构中,植物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动物则是受到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的影响。
27、群落的演替即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经过,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经历的经过:裸
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如火山岩、沙丘、冰川泥等)
次生演替经历的经过:弃耕农田????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还有火灾后的草原、砍伐的森林等)????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天然演替的速度和路线。
28、生态体系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体系。生态体系
由其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构成整体。其中组成成分又包括生产者(基石)、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有植物和硝化细菌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其中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如蘑菇等,但蚯蚓、屎壳郎也是分解者。食物链上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按营养级计算,生产者一定
是第一营养级,食物链上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
29、生态体系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0、生态体系中能量的输入、传出、转化和散失的经过,称为生态体系的能量流动。其具有的两个明显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营养级越多,能量在流动经过中散失的就越多,散失的形
式主要是呼吸影响产生的热能。(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消费者得到的能量+分解者获得的能量)
31、研究生态体系的能量流动是为了合理的调整生态体系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32、生态体系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33、生态体系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典型的物理信息有蜜蜂跳舞指路、萤火虫发光传
递信息等,行为信息有孔雀开屏等,化学信息有一些动物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等。
34、信息传递的应用实例。
35、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一般呈相反的关系。森林生态体系的与草原生
态体系相比,森林生态体系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差。这是由于生态体系具有的自我调节能
力有差异,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3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体系中普遍存在,是生态体系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如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
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盛,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37、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8、全球性生态环境稳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
物多样性锐减等。
39、生物多样性是指的生物圈内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体系。
40生物多样性价格有下面内容三方面,潜在价格(未知的)、间接价格(生态功能)和直接价格(科研、药用、美学等)。其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最有效)和易地保护(动植物园、种子库等)。可持续提高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必修三计算题拓展资料
一、标志重捕法中的计算题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
一段时刻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量????第二次捕获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量
????要求的总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总数量
例题: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应为????。
解析:这是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技巧,叫标志重捕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可以设该种群数量为N,则N︰39=34︰15,N=39×34÷15=88。最近几年的高考对种群密度的计算都有涉及,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把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牢记住,并能够加以运用。计算公式:N:[a]=[b]:[c]??[a]其中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b]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c]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
答案:88只
自我检测
1、针对澳大利亚野兔泛滥的情况,科学家需要对其种群密度有大致地了解,在某地实施标志重捕法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了58只,第二次捕获了52只,其中有标志野兔12只,则该地野兔的种群数量估计约为几许?(写出计算经过,规范答题)
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 N= 39×34÷15
3.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88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8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6只。该地区约有几许只麻雀?
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难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体为N,则N=_____________只
A. 30????B. 32????C. 64????D. 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学说上在调查期间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D.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产生
二、生态体系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题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能够从较低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若某生态体系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体系的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是(?D? )
A. 540kJ和81kJ?? B. 3600kJ和960kJ?? C. 240kJ和24kJ????D. 960kJ和192kJ
解析据题意,生态体系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体系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能获得的最大能量分别是:24000×20%×20%和24000×20%×20%×20%,即960kJ和192kJ。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6. 某人捕得一条重2 kg的杂食海鱼,若此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鱼至少需要海洋植物几许kg?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条鱼的食物来源于三条食物链,即:植物→杂食鱼;植物→草食鱼类→杂食鱼;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鱼,由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量求其对较低营养级的需要量时,应按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
据题意,2 kg重的杂食鱼中,有2×1/2=1 kg的能量直接来源于植物,则实际消耗植物的量至少是:1÷20%=5 kg;有2×1/4=0.5 kg的能量来自草食鱼类,则实际消耗植物的最少量是:0.5÷20%÷20%=12.5 kg;有2×1/4=0.5 kg的能量来自小型肉食鱼类,则实际消耗植物的最少量是:0.5÷20%÷20%÷20%=62.5 kg;则其消耗植物的最少量为5+12.5+62.5=80 kg。
:????选最短的食物链
????生? 最少消耗??? 选最大传递效率20℅??? 获得最多????消
????产? 最大消耗????选最长的食物链????费???
????者????选最小传递效率10℅????获得最少????者
1、若一个生态体系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 )
A、4%和4% ? B、4%和0.8%????C 、0.8%和0.8% ?? D、10%和4%
2、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A.120㎏????B.160㎏????C.60㎏????D.100㎏
3、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学说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A. 25kg????B. 125kg????C. 625kg????D. 3125kg
4、在某生态体系中,已知1只2kg的鹰要吃10kg的小鸟,0.25kg的小鸟要吃2kg的昆虫,而100kg的昆虫要吃1000kg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应为????。
5、已知在某一个生态体系中存在如下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鹰,若该生态体系第一营养级有86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则三级消费者的生物可增重????。
6、在上题中的食物链,若鹰的食物80%来自蛇,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鹰每增加b(表示能量),则草被昆虫摄食的量将增加????。
7、如果在上题中,鹰开始厌食蛇,反而开始钟情于青蛙的美味,试问鹰增加0.5kg,则需要摄食青蛙至少??? ?kg,又会有最多?????kg的昆虫惨遭捕食,至少??? ?kg的草被摄食。
希望对你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