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它是农业社会,离不开土地;熟人社会,大家知根知底;流动性差,大多情况下是聚居
二、文字下乡。乡下文字普及率低或文盲多,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乡下不需要文字。文字传情达义方面有其局限性,在不同时刻和地点,不同的人之间有不同领悟。乡土是熟人社会,我们很多时候听声音就能辨别一个人,看动作就能领悟一种意思,文字用的少,因此普及不开。
三、再论文字下乡。本章继续论述乡下不需要文字的缘故。乡下是个“定型社会”,因此面对困难,祖先已经想好了解决的方案。“祖先的经验就是子孙的经验,个别的经验就是世代的经验。”每个人的路子大多一致,经验无需文字光靠语言就能传播。乡土社会的经验是靠口口传授,或者自身生活操作获得,基本不需文字。
四、差序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许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个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拆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乡土社会的道德,是从个人利益关系的角度考虑的,一个人骂别人贪污,但不可以骂自己父亲贪污,同时还要替父亲隐瞒。这样才是孝,才没有违背伦常。
六、家族。与西方的家不同,乡土社会下的家族除了养育子女外,还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西方家庭夫妇是主轴,而乡土社会,父子、婆媳是主轴,讲求纪律,排斥情感。
七、男女有别。作者将情感比做火,有一种破坏创造的动向,而乡土社会基于其稳定的社会关系,要避免情感的激动。男女间的情感激动会破坏原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出现了男女有别的制度。由于这种界限的存在,中国的传统情感偏于同性方面去提高,出现了兄弟结义的现象。
八、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需要传统,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如果不遵循这种传统,生活就会出现麻烦,因此,大众对传统敬畏,服从这种秩序。
九、无讼。乡土社会认为打官司是一件可耻的事,表示教化不够。乡土社会不希望诉讼发生。礼治秩序是要朝法治秩序转变的,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法律条文和法庭,还要更新大众的想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