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泥火盆
◎邹德萍
近来,拾辍时看到家里老式电取暖器,让我浮想联翩。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有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不仅打上时代的烙印,见证了那段历史,而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浸润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的记忆,泥火盆便是其中之一。
记得我小时侯冬天很冷,小河小沟封冻背阴处要等到开春才能融化,大点河港结冰都是可以走人的,今天家乡很难见到“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景象了。为了取暖度过严冬,庄上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好一两只火盘子的。
泥火盆是用泥土手工制做的,做泥火盆选择在大暑前后,晴天高温,干得快、晒得透,结实耐用。我父亲和叔叔都是做这种火盆的好手,他们选择黄油泥,用水泡透反复作熟到有筋道,用泥和草先做个圆形盆底,再把准备好的稻草揣进泥中,做成膀子粗的泥草腰子,围着泥盆底圈成圆盆墙,把盆底和盆墙泥草搅缠起来,上下形成整体,等盆坯晒干透了,再内外加抹一层泥,干了再抺,前前后后三四次,直到一只圆溜溜的内外光滑的泥火盆满意为止。晒盆期间最怕雷暴雨,一旦遭雨就会前功尽弃只好重做。我上学经过庄子有几十户人家,盛夏三伏天门前场地上晾晒着大大小小的泥火盆,成了当时的一种独特的乡村风景。
泥火盆的盆深15公分左右,太浅装燃料少不耐火,常用的料有麦糠稻壳、碎玉米芯子,都要晒干装好备用。北风劲吹气温低,火盆总会恰到好处的登场,火盆都是早上着火,利用煮早饭时灶膛烧的硬柴禾的火脚子,掏出红通通的铺在火盆的燃料上,用余火燃着盆内的料,开始时会冒烟呛人,过一会就少到忽略不计,房里便多了带着烟糊味的温暖气息,江淮地区不像北方会支个烟囱出烟。
随着季节的转换,风从北方来,每到寒冬季节,父亲制作的又大又深又滑的泥火盆就派上了用场。火盆边留下许许多多轶闻趣事,小媳妇姑娘们三五一群围着火盆纳鞋底、结毛衣、勾手套和袜子,说着悄悄话,上了年纪的主妇捻棉线、搓棉绳,为迎新年赶时间,火盆好似“幸福源”;孩童们四处寻找玉米、瓜子、花生、蚕豆、红薯等,放在火盆内炕熟了吃,用两根芦柴棒子翻拨,蚕豆遇热在爆裂前会鼓胀喷气,嗤嗤嗤吹起盘内的灰尘,我们手上脸上都有灰,成了“花鬼脸”,嘴巴吃得呦黑的,火盆倒是有滋有味的“美食铺”;阴雨雪天,用大眼柳罩子烘炕婴儿潮衣服和尿布,火盆又是父母的“烘干机”;早晨母亲总会在火盆或灶口,为我们烘热凉衣凉裤,火盆就好比“取暖器”了,母亲的心暖着子女的身。
当然,也有炕坏衣服、鞋子的事,有人打牌时把棉鞋、茅窝子都烤着了,给人们多了一些谈资笑料而已。奶奶告诉说,在我四岁时,不小心跌倒坐在火盆上,由于穿着漏裆棉裤,烫伤了屁股,水泡用大酱消肿,又用肉老鼠泡的油才搽好,尽管如此,我冬天还是围着火盆子转,因为那里有乐趣有温暖。
今天取暖用各种电器为主,泥火盆早已成为“古董”和老人的记忆。真是:泥火盆子摆堂间,红薯玉米花生香,自得其乐童年事,一别经年又梦乡。
岁月带走了时光,远去了泥火盆,带不走泥火盆飘逸的那缕缕的泥土芳香,留下温暖乡土的记忆。
岁月带走了时光,带不走泥火盆飘逸的那缕缕的泥土芳香
火盆HUOPENG
作者简介
邹德萍,射阳人。笔名邹文、苏北等,盐城市作协会员。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广州日报》等报纸杂志及网络平台,共发表文章作品三百多万字,获得省市新闻奖50多项。
扫码关注“灌河文学”
扫码阅读《云梯关》电子书
温馨提示
近期热点: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
参赛时间:
2020年7月1日~2021年3月10日
通知链接如下:
灌河文学 | 响水县关于举办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