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州欢迎您!!
丝绸古道遊记
乾县吴店新桥村丝绸古道遊记
一一游新桥土桥感怀
“寒冬存情,偶暖如春”。适逢天赐的好天气,不去户外活动实之可惜。随之一阵电波的传递,便与崔岳、吕凯、张芬哲、宋绸子老师们成行出发了。“兵马旦动、美食壮行”。乾县的辣汤饸饹做为这次的壮行之选。
辣汤饸饹,风味美馔。
油汪面筋,辣爨解馋。
排骨炖汤,臊子盖面。
味正汤鲜,香溢奉天。
美食饱腹之后我们一行便继续驱车上路,向目的地进发。
车内气氛热烈而高涨,车外,冬日的阳光抛洒在这片庄严的黄土塬上。崔岳老师以严谨的语气向我们介绍着此去的目的地,乾县吴店新桥村土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让我们的脑洞大开,让我们晃若走进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他像讲故事一样的对我们讲着古丝绸之路从古乾州经过的地方和路线,赢来了大家的掌声和吕凯老师的赞许。
车子从吴店瓦屋村的公路上向南去约半公里,就是新桥村,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车到瓦屋村时公路两侧农民的住房很是密集而整齐,但到新桥这个地方,顿觉一片凄凉沧桑的感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沟壑,不知通向了哪里,有一土桥与两岸相连。看着面前的土桥,感觉它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我真看不出它有多大个名堂。只见崔岳老师招手让大家跟着他顺沟向南而走,然后驻足再回头看此土桥便一目了然了。厚约十几米的黄土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孔洞,崔岳老师向我们讲解,此桥是夯筑而成的土桥,是古乾州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桥梁。当时为了让过往客商方便通过此沟,便修筑了此土桥。为了保护桥体,当时上面还建有廊房,长约二十步。崔老师对我们说,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土桥,它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建筑。今天我们看它,它确实很土,但若将我们的目光放到汉唐,它在丝绸之路上发挥的作用那是很大的。崔岳老师又把我们领到土桥的西边一块石碑前,此碑高约2米,宽约80公分,上面镌刻着“重修桥道碑记”六个楷书大字。其上面的内容已因时间久远而变得十分的模糊,但确定是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立的石碑。以此推测此土桥因年代太久,损毁严重,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新修建。
我们听着崔老师的讲解,仿佛看到两千年前张骞从此土桥通过岀使西域;促进了大汉与西域的文化交流;配合了大汉的战略方针;加速了丝绸之路的开拓;使西域成为了大汉的势力范围;加强了后来之人对外开拓的精神。在崔岳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丰富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
我们又仿佛看到了当年大唐的玄奘法师,从此桥通过一路西行求取真经。我们更看到了清末那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代能臣左宗棠在1876年从此土桥上抬棺而过,在他的身后,是六万湖湘子弟兵,虽然只有六万人马,但他依然义无反顾,仅凭一腔热血去收复新疆。不畏牺牲的爱国情怀在新桥土桥的见证下永远载入了史册。我们也不会忘记,1842年7月,一位同样青史留名的爱国人士,因贬官被发配新疆从此土桥上走过,他就是虎门销烟的大功臣林则徐。
历史长河奔流不止,古丝绸之路上记录中国发展进步的脚步已有两千余年,但它像一条光彩夺目的彩虹,依然生发着璀璨的光芒。
今天,土桥还是那座土桥,它普通它平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这高速发展、生产力空前大发展的年代,新桥土桥仍以它独有的雄姿,默默地坚守在乾州这片厚重的黄土塬上。它从不因为曾经的辉煌而骄傲,也不因今天的寂寞而自卑;它历经两千余年但初心不改、本色不变,它永远本色不会变。
我们看着面前这座乾洲段古丝绸之路上的土桥,我们的心情像翻腾的江水久久不能平静。这座普通的土桥竟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它身上居然发生过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新桥土桥,我们不会忘记你在历史上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你曾经的辉煌!我们不会忘记你骄傲的过去!我们所有的乾州人都不会忘记你这座历尽沧桑的土桥!
新桥土桥,我们向你致敬!
一一李继辉
2020年12月10日
作者简介
李继辉,笔名丑土,陕西乾县薛录人。自小家境贫寒,酷爱文学创作,笔耕数年小有收获。在《乾陵文苑》,《大乾州》,《大美西部观察》等刊发表多篇作品。其《我把青春奉献在了苹果园》一文获得众多好评。为了文学梦,独自笔耕、拜师寻真,愿与文友同道挈手共进。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字数控制在300——1500之间。
3.文稿请直接粘贴在邮件正文处,可同时发送附件,须附上作者生活照,简介及常用微信号,个人简介字数100之内。
4.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二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5,赞赏的70%返还作者;30%用于平台的维护。
6,投稿邮箱:1102910230@qq.com。谢谢关注投稿!
顾问:袁富民杨生博史飞翔
主编:芳草地
编委:林长宇丹凤晒晒无言李鉴昀芳草地
总监:多多
自媒体支持:
晒丹凤 淮安文学坊
温暖相见 松风阁语
无言年华 今曦何兮
往期经典回顾
◆李继辉:石门山悟
◆李继辉:心灵在寻真中放飞
李继辉:紧急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