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为何被贬山阴令?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因论事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名句
名句:
1、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腐朽惜残年。
简析:弊事是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是岂肯的意思。衰朽,指衰弱多病。惜残年,指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朝,指皇帝。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简析:“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此句借景抒情,表述了诗人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