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淄博的风俗民情
临沂的牛郎织女,博山的陶瓷,内画,临淄的蹴鞠
二、淄博有什么婚俗?尽量详细点。3000字左右
总在淄博版上逛,也没在这里发过什么东西,只是凑个热闹。前一阵子感觉淄博版着实冷清,也没几个人,或者老是那么几个人,兴趣索然。没想到这阵子,感觉人气好像有点上升的意思,从心里感到高兴。
都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无论何时不管在哪,淄博的故土之情看来是消不了了。
今天正好看到有结婚的,再加上昨天有个辛店朋友询问彩礼钱,我一时耐不住,也来聊几句。
现在我感觉好像无论在淄博还是青岛,似乎只有订婚钱这一说,而没有彩礼钱。因为现在女孩子嫁人都现实的多了,男的如果没套房子,甚至再加辆车子,即使月收入几千,似乎也要进行一番横向对比慎重考虑后,再决定这是否一只潜力股还是绩优股,持有还是清仓。
因此,如果已经得到女孩子或者女方家人认可了,则所谓彩礼钱早就已经折成实物摆那了。
订婚钱好像一直也没怎么变化,不管淄博还是青岛,大概都是一万左右。因为这个东西实际就当个合同定金,不管多少也无碍大局,关键是合同内容,这才是实质。
玩笑了,也别当真,看着玩罢了。
淄博(我熟悉的是张店,别的不确定)结婚当天,都是早晨8点前过门,新郎那些帮忙的狐朋狗友们有条件的也往往在前一天晚上,便提前驻扎,等清晨吉时一到就和新郎一道去敲媳妇家的门。
此时,新娘的兄弟或同辈的玩伴会堵在门内勒索新郎的进门红包。或多或少给几个耽搁一下子也就放行了(有的新郎会提前和小舅子或堵门的坏蛋们串通一下子:到时会先给几个一两块的小红包,然后一下子再给个五十或一百的,便立马放行了)。
拍完娘家照后,娘家亲戚便跟随迎亲车队直奔饭店,大概从八点半左右就入席,直到中午12点前娘家席便宣布结束。
晚上则是大摆婚宴请众多左邻右舍同事领导、酒后再闹一下新房等等。
而青岛则相反。结婚当天新娘子得在娘家等到中午12点时,也就是正午时分才由新郎接进门,然后再按程序进行,完了也是再上饭店。
至于亲朋好友的宴请则既可在当天晚上,也可另找时间。
结婚后的新娘在春节回娘家时,淄博的讲究是初二回门。当然,这一天醉汉们也格外多。而青岛则是初四以后,谁要是初四之前回娘家,娘家人会很不高兴,有的说这是表示媳妇不尊敬公婆,显示自己家教不好的问题,也有的说这会给娘家带来不吉利。不管怎样,初四之前没特殊情况,青岛媳妇是没有回娘家的。
其实我倒感谢这些地域的风俗差异,因为春节我要回淄博,如果初二再随媳妇回青岛的话,非得累死我。这样两不耽误。
其实我对这些所谓风俗也没当真,只当了解这么个事就行。今年春节因为特殊情况没回淄博,于是在大年初一便领着媳妇回了她娘家,好家伙,如临大敌,只放我进了门,而把她闺女留在车里,娘俩就在车里唠起了磕。下好水饺后我在室内吃,媳妇则在车里吃,我这个别扭。
因为心疼媳妇,所以赶紧完事,道个别就立马回家了。直到初三回到淄博,待了两天后,初五才又大包袱小提留的返回青岛,正儿八经的全娘家人坐到了一起。
三、写一篇作文我的家乡淄博有一段要写明白时间地点人物400字已上
“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
四、淄博市春节习俗
挂灯笼、观焰火,全家团聚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