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送别歌词是原诗吗
是李叔同的原诗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 酒一杯 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送别》是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主题曲 ,由李叔同作词,John Pond Ordway作曲,朴树演唱。将《送别》这首经典老歌作为《厨戏痞》的片尾曲,朴树拿出了十分的诚意,除了参与演唱外,编曲、制作也均由他一手操办,留声机的摩擦声、孩子的欢闹声和相机快门的声音都让这首熟悉的歌曲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情怀。
延伸阅读
朴树谈送别歌词
送别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
歌手:朴树
词曲: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问君此去几时还
朴树在唱《送别》的时候为什么会哭
朴树就像是一个脆弱敏感的孩子,当年大火 面对名利和粉丝疯狂的热爱 他不知所措…
甚至在巨大的压力下一度讨厌自己热爱的音乐
后来渐渐成熟 与生活和平共处。
我想《送别》这首歌对于朴树来说
一是一种高度 他非常喜欢这首歌的词 他认为如果他能写出这种词 就死而无憾了
二是这首歌对于他来说 触碰了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有句话说的很对,有时候就怕突然听懂了一首歌,朴树还是那个朴树,可是世界却不再是那个世界,身边的人也不再是曾经的人…
看到网上关于《送别》视频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当年几个人离别的场景,突然就红了眼眶,就觉得十分应景。当听到“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不觉泪下。有些无奈就是,一别即是多年,再回首只会踌躇地道声你好,再无他法。这是我最害怕的分别,也是最常有的送别。
“来时莫徘徊”,怎么会啊~
我梦到一个孩子,我梦到那个孩子
在路边的花园哭泣
昨日飞走了心爱的气球 “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 那只气球,飞到悠远的悠远的那座山后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 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 就丢掉在深深的生疏山谷
像那只气球 再也找不到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苍茫旅途
咱们偶尔相遇 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咱们路过高山 咱们路过湖泊 咱们路过森林
路过沙漠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美好
咱们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性的温温暖眼泪
路过生射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单
也许现在 在他眼里他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尽管我们全然不知。
此时此刻,我在山东,手中的香烟烟雾袅袅,黑色拥抱了大地,风儿无精打采的吹着。这又是一个熬人的夜晚,它无比冷清,无比冷清。
我等待萧瑟的秋天到来,树叶飘零,飞鸟南迁。
我无比盼望回家,盼望回家,盼望回家。
写《送别》的人,他叫李叔同,也是后来告别尘世的弘一法师。
或许,他在送别自己,送别红尘中的自己。
这是真的朴树,朴树是“真”的。
评价一下朴树唱的《送别》
成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朴树是,我们也是
我们来到这人世间
磕磕碰碰受了伤、烫了疤,长出茧
心尖上厚厚一层
七分的痛透过这厚厚的死皮只感到了三分
十分的欢喜要到心里也被挡去了部分
但总有一些人
执拗地掀走死皮磨去角质
露出血粉色的新肉
我们试着在“归来仍是少年”的朴树身上
找到我们遗失的少年心气
但当听懂《送别》
听懂流着泪唱《送别》的朴树
只想拍拍那些故作坚强的肩膀:
“人到中年却还活的像个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朴树的眼泪,是每个成年人在深夜才敢诉说的脆弱
朴树的《送别》是藏在我们心里不敢碰的故事
谁不是一边不想活又一遍努力活着
对朴树来说是
对你、我来说都是如此
谢谢朴树,把脆弱唱给我们听
因为我们心底也有一个想笑又想哭的人生
朴树送别痛哭原因
舞台上的朴树演唱《送别》时太过投入,和台下观众互动频频,看上去并没有受到此前演唱《送别》时痛哭的影响。曾有粉丝计算过朴树唱这首歌已是第四次哭泣,之前演唱情到深处都哽咽不已。谈起痛哭的原因,朴树表示当时演唱太激动,这岁数了吧,肯定谁都是一肚子窝心事儿。作为表演来说,朴树觉得没有控制好情绪挺失败的,应该是用音符和声音来表达情绪,而不是失控。
他还调侃说是可能真的越活越大,就觉得滋味儿越来越复杂,就人生的滋味儿越来越复杂,但敏感不代表软弱,人生就是这样,每一秒都是告别。对于自己的新专辑朴树将其形容成是梦,尽管专辑制作过程遇到困难,但他认为梦不实现也是一种美好过程。